一次还本付息会计分录「常见问题解答按期还息一次还本好不好」
遇到公司、企业的财税问题你才发现公司财税是多么的重要,今天我给大家来说说一次还本付息会计分录,以及常见问题解答按期还息一次还本好不好等等各种财税问题,仔细阅读后,如果你能完全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我相信你的财税知识将会更上一层楼!
福建a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是一般纳税人,审计人员在审核a公司2018年企业所得税时,发现a公司2018年7月5日借款300万元给b公司,账上未体现利息收入,其他应收款-b公司期末余额为300万元,会计人员解释,其为b公司借款,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时间为2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借款利率为年化5%,不复息,问a公司和b公司应如何会计处理?
答:
一、a公司的财税处理
文件一: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五)项所称利息收入,是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
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文件二:根据财税[2016]36号文附件1第四十五条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
(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
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
综上所述,因为借款合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所以a公司在2018年不需要确认利息收入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应在借款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2020年7月4日收到款项时,开具利息收入发票给b公司,并确认利息收入。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1、2018年7月5日支付借款时
借:其他应收款-b公司 3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300万元
2、2020年7月4日收到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330万元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28.30万元 (300×5%×2÷1.0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70万元 (300×5%×2÷1.06×6%)
其他应收款-b公司 300万元
二、b公司的财税处理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b公司应按照企业按权责发生制计提每月的利息费用,因未取得利息支出的发票,在2018年、2019年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时需要纳税调增,在合同约定2020年7月4日实际支付利息并取得发票的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时再做纳税调减。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1、借入时
借:银行存款 300万元
贷:长期借款–本金 300万元
2、每月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1.25万元(300×5%÷12)
贷:长期借款–应付利息 1.25万元
3、到期还款
借:长期借款–本金 300万元
长期借款—应付利息 30.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330.00万元
特别提醒:
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业向非关联方借款利息支出计算公式: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支出=年度实际支付的全部非关联方借款利息×(1-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企业实际执行利率)
2、大部分公司期末往来款挂账很多借款,账上却未体现借款利息收入,根据财税[2016]36号文附件1第十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应视同销售服务缴纳增值税。若公司无偿借款给其他公司或个人,应视同销售服务缴纳增值税。因此,企业可以适当做些利息收入,规避税收风险。
ok,这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哈,谢谢梦幻馨缘的分享,希望能帮到各位中小企业的朋友,认真看完了这篇一次还本付息会计分录「常见问题解答按期还息一次还本好不好」文章,感觉收获很多,可以帮忙分享一下。风里雨里,大臂网每天更新给力的财税干货在这里等你!
本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代表大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biwang.com/news/article-73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